村路 劉傑華 攝
  老井 劉傑華 攝
  石窟 劉傑華 攝
  驛道 劉傑華 攝
  深淵 劉傑華 攝
  舞蝶 劉傑華 攝
  牆外·佳人 劉傑華 攝
  那些花兒 劉傑華 攝
  另一種綻放 劉傑華 攝
  沉思 劉傑華 攝
  滄桑 劉傑華 攝
  紅網靖州站12月8日訊(通訊員 劉傑華)宗祠坐中央,洋樓妝荷塘,路遇青山美,客來雞豚香……初冬時節,懶陽微暖,走進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藕團鄉瓦窯村,仿佛置身於一個生態優美的“世外桃源”:植被蔥蘢的山峰展臂環抱,綠意盎然的農田隔路相望;側耳傾聽,池邊白鴨不時“噗通”一躍,打斷了樹上小鳥“嘰嘰喳喳”的鳴唱……村民的生活,既忙碌充實,又閑適愜意。
  嚮導說,瓦窯更美在後山!順著她的所指,只見山頭團團紅楓簇擁,處處綠色掩映。後山是座石山,原本是個不毛之地,但瓦窯村民世代有“護綠禁伐”的村規民約,因為祖祖輩輩的不懈堅持,才有了今天鬱郁蔥蔥。如今,在新農村建設中,瓦窯人依舊堅持不砍樹木、不填池塘、不毀田地,用勤勞和智慧的雙手植綠護綠,保護了村莊原有的山水風光。
  瓦窯後山有古驛道通往新廠等“四鄉八所”,一律為青石板鋪就。山腳古井旁,婦人們在這浣紗捶衣,學童們在此劃沙習字。沿著青石小徑蜿蜒而上,一路深深淺淺的“牛腳窩”記錄著這條“官道”滄桑與繁華,沿途兩旁散佈著高聳挺拔的櫸木、楠木、慄木、紫薇,通常有兩三人環抱那麼粗,將根深深扎入石頭縫隙,老態龍鐘地伸展著蒼勁的虯枝,自顧自地擺著家族的“龍門陣”。整座後山,散髮出古樸幽深的迷人氣息,守望著瓦窯兒女的平安。
  出得村來,兩個村童一手含著剛剝開的棒棒糖,一手將包裝紙朝路邊的分類垃圾桶扔去,誰知風一吹,包裝紙又飛了出來,落到旁邊的草坪上。孩子三步並作兩步跑過去,重新撿起包裝紙,小心翼翼地扔進了垃圾桶。
  村裡的幹部介紹,如今的瓦窯村,天天有風景,處處是田園。為了維護村容村貌,村委會積極倡導文明新風,完善村規民約,教育村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形成了愛護環境、講究衛生、鄰裡和睦、夫妻恩愛、家庭團結、敬老孝親的新風尚。
  離開村時,高大挺拔的銀杏樹下,祠堂前面的場院里,荷塘旁邊的石凳上,到處都能看見盈盈的笑臉,快樂在田野上空飛揚。  (原標題:靖州瓦窯“尋美”:仿佛置身於“世外桃源”(組圖)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o35iotfm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